南迴台東第一站!走進大武村歲月風華 體驗浪潮尋蟹

大武國家森林步道可飽覽太平洋美景。 圖:大武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大武國家森林步道可飽覽太平洋美景。 圖:大武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旅奇傳媒/編輯部整理】大武鄉是南迴台九線進入臺東的第一站,也是最後一站。因是臺灣東西往來之間的交通入口要道,建有公路客運轉運站,在60年代伐木業興盛時期,聚集許多伐木工人。當時大武村繁榮時,曾有6~7家旅社開業,還有南台東最大的戲院、大武神社、碾米廠、魚苗批發產業。後來隨著伐木業式微,加上台9線開通,大武村才逐漸沒落。

背山面海 坐擁太平洋美景

從台九線上看見路旁一棟彩繪色彩繽紛的彩虹屋,即抵大武村,這處大武彩虹村是紀念當年八八風災,原居於富山的村民失去家園搬遷到此,在油漆品牌的贊助下,村民參與了村落的彩繪計畫,希望就像雨過天晴的彩虹,未來會越來越好。來到純樸的大武村,除了漫遊寧靜老街感受昔日風華,還可沿著背山面海的大武國家森林步道,步行約30分鐘即可登高飽覽壯闊太平洋美景,另外還可造訪台灣最美的多良車站等景點。

▲大武社區碾米廠。 圖:旅奇周刊/來源
▲大武社區碾米廠。 圖:旅奇周刊/來源

楊家碾米廠 體驗大武的歲月風華

為了厚植大武村產業發展,配合臺東縣政府農業處推出「眺村‧跳村」南迴越境計畫,「大武社區發展協會」串連地方資源,推出了碾米廠、漁事解說廣場、大武海岸沙灘浪潮尋蟹等主題體驗活動,邀請大家感受大武特有的農村文化。

楊家碾米廠可說是大武村黃金年代的表徵,幸好當時設施最完善齊全的楊家,仍完整保留了整套設備至今。在縣府的農村再生計劃推動下,重新開放成展示空間。走進老碾米廠,不僅能了解早期繁複的碾米工作,更能感受舊時代的古早情懷。

▲透過漁事解說如何使用三角網捕漁。 圖:旅奇周刊/來源▲透過漁事解說如何使用三角網捕魚。 圖:旅奇周刊/來源

漁事解說 體驗沙灘「浪潮尋蟹」活動

透過達人的漁事解說,可以體驗大武過去與現在捕撈方式的差異上。早期捕撈是使用非動力船,需耗費相當大的人力、勞力,靠著竹筏及雙划槳行動,只限於在大武海邊附近捕撈,因竹筏無法裝載較大的漁網,乘載重量也有限,所以自製三角網捕撈漁產相對也就有限,以捕撈魚苗、青蘭仔或螃蟹等小型漁產較多。此外,遊客還可透過浪潮尋蟹的體驗過程,對於大武的漁事文化能有更深入的了解,過程中也能體驗傳統捕撈浪花蟹的樂趣,同步宣導海岸環境保護理念。

▲漁事解說廣場,自製活潑的等比縮小版漁事教具。 圖:旅奇周刊/來源▲漁事解說廣場,自製活潑的等比縮小版漁事教具。 圖:旅奇周刊/來源

▲浪潮尋蟹可體驗如何補抓浪花蟹。 圖:旅奇周刊/來源▲浪潮尋蟹可體驗如何捕抓浪花蟹。 圖:旅奇周刊/來源

聯絡資訊:臺東縣大武鄉大武社區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