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美觀霧.走入霧林中最古老的綠色身影

翻開葉片仔細看看,有時能發現藏在背面的孢子囊。孢子囊的型態多樣,照片中的腎形孢子囊,看起來就像視力測驗裡的圖案。 圖:森之形自然教育團隊/提供 ▲翻開葉片仔細看看,有時能發現藏在背面的孢子囊。孢子囊的型態多樣,照片中的腎形孢子囊,看起來就像視力測驗裡的圖案。 圖:森之形自然教育團隊/提供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在觀霧森林的層層光影間,總能發現蕨類那悄然生長的身影。這群古老的植物,在恐龍現身之前就已存在地球之上。它們雖無花無種子,卻憑藉著孢子繁殖與世代交替的獨特生活史,成功適應濕潤多變的環境,廣泛分布於林下地面、樹幹、枝條與岩壁縫隙之中。

▲「蕨美觀霧:專家帶路走讀講座」主題活動海報。 圖:森之形自然教育團隊/提供▲「蕨美觀霧:專家帶路走讀講座」主題活動海報。 圖:森之形自然教育團隊/提供

為了讓更多人深入了解蕨類的生態奧祕,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特別策劃主題活動《蕨美觀霧:專家帶路走讀講座》,邀請植物專家謝佳倫老師,引領民眾走入觀霧霧林,細細觀察這些姿態多變、生命力驚人的綠色先驅。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簡稱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表示,觀霧位處中海拔霧林帶,是臺灣原生蕨類的重要棲地。此次活動分為兩大單元,包含【線上講座】與【戶外走讀】。

【線上講座】 08/30(五)19:30舉行,由講師深入淺出介紹蕨類植物的生活史、形態辨識重點與觀察技巧,讓您即使在家也能開啟認識蕨類的第一步。

【戶外走讀】 09/06(六)10:00-14:30在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登場,由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謝佳倫老師親自帶領學員走進森林實地觀察,從形態結構、棲地分布到其生態功能,系統性探索蕨類的多樣面貌與演化智慧。

▲走進雲霧森林,抬頭可見附生於樹幹與枝條間的蕨類,構築出層次豐富且獨特的生態景觀(林雋雅/攝)。 圖:森之形自然教育團隊/提供▲走進雲霧森林,抬頭可見附生於樹幹與枝條間的蕨類,構築出層次豐富且獨特的生態景觀(林雋雅/攝)。 圖:森之形自然教育團隊/提供

不論您是熱愛自然的生活探索者,還是對蕨類植物情有獨鍾的知識控,都誠摯邀請您參與這趟結合知識與實境的霧林解謎之旅,一起走進蕨美的觀霧世界!

▲蕨類的葉片形態多變,從照片中可觀察到一回羽狀深裂與四回羽狀複葉兩種型態(劉謹毓/攝)。 圖:森之形自然教育團隊/提供▲蕨類的葉片形態多變,從照片中可觀察到一回羽狀深裂與四回羽狀複葉兩種型態(劉謹毓/攝)。 圖:森之形自然教育團隊/提供

本次「蕨美觀霧:專家帶路走讀講座」主題活動將於08/01(五)08:00起開放網路報名,招收國小三年級(含)以上一般民眾,活動名額有限,歡迎有興趣的朋友把握機會報名參加。活動內容、收費方式,請詳參「報名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