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農遊再升級!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暨農遊大使授證典禮 隆重舉行

114年「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暨農遊大使授證典禮」大合照。 圖: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提供 ▲114年「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暨農遊大使授證典禮」大合照。 圖: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提供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指導、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推動的「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簡稱特色農遊認證)於日前(11/26)假集思台大會議中心盛大舉行「114年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暨農遊大使授證典禮」。典禮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蘇茂祥副署長及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張國禎理事長進行授證,會中邀請特色農遊認證場域代表、農遊大使、長官貴賓、休閒產業協會、認證委員及媒體一起見證台灣休閒農業在特色化、品牌化、國際化發展上的成果。

活動中,蘇茂祥副署長於致詞時指出,休閒農業旅遊是推動食農教育最好的場域,透過親身體驗農事活動,能有效深化民眾對土地、農業與永續價值的認識,同時呼籲國人以實際行動支持在地農業,倡議國人支持國產農產品、走訪在地農遊場域,讓消費力回到農村、支持農民,促進台灣農業邁向更全面的永續發展。

▲馬來西亞綠坊休閒農場度假村授證。 圖: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提供▲馬來西亞綠坊休閒農場度假村授證。 圖: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提供

今年成果豐碩,新認證通過43家(包含馬來西亞1家)、延續認證通過95家,合計138家場域通過「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包含金門與澎湖)。結合食農教育政策及永續發展趨勢所推出的「特色農業旅遊場域 Plus 認證」,今年通過「Plus 食農體驗認證」有44家、「Plus 永續行為認證」有56家,顯現休閒農業產業在環境永續、食農教育上的努力與堅持。

同時,「特色農遊認證制度」成功推廣至國際舞台,繼2023、2024年馬來西亞共有4家休閒農場通過認證,今年再新增1家,展現特色農遊認證制度的國際吸引力與實質成效。另外以國家導遊及農場二代進行休閒農業旅遊專業培訓的「農遊大使」亦於本典禮授證,今年共有金牌2位、銀牌7位及銅牌5位,他們以專業導遊的角色致力於推廣台灣農業旅遊,成為串連國際遊客與休閒農業的重要橋樑。

▲里仁 MOU 簽署。 圖: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提供▲里仁 MOU 簽署。 圖: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提供

▲游文宏秘書長介紹認證制度。 圖: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提供▲游文宏秘書長介紹認證制度。 圖: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提供

認證成果再創佳績

「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從108年推動至今邁入第七年,每次認證有效期限三年,累積至今有效認證共357家場域(包含馬來西亞5家),其中「Plus 食農體驗認證」有95家、「Plus 永續行為認證」有93家。這些成果顯示,特色農遊認證制度已成功協助全國各地場域深化永續經營理念,帶動整體農業旅遊品質升級,建構台灣休閒農業獨特的品牌價值。

國際化布局持續拓展 台灣農遊品牌走向世界

「特色農遊認證制度」成功推廣至國際舞台,2023年起授權馬來西亞進行特色農遊認證,2023、2024年有4家場域-婆羅洲開心農場、文東休閒農場、楊氏鱷魚場及城之農場通過認證,今年再新增綠坊休閒農場度假村(Refarm Leisure Park & Resort),場域代表應邀來台出席授證典禮,與國內場域共同分享榮耀、交換經驗。

▲農遊大使授證。 圖: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提供▲農遊大使授證。 圖: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提供

農遊大使領航 永續推動者再出發

為表彰在農業旅遊領域具有卓越貢獻的個人與單位,今年授證典禮也將頒發金牌、銀牌及銅牌三級「農遊大使」殊榮,以肯定這些致力於推動台灣休閒農業的推手。本屆共有金牌2位、銀牌7位及銅牌5位通過檢核,他們不僅是台灣農業旅遊的最佳代言人,更是推動休閒農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之一。未來,也將透過跨域合作,為台灣休閒農業旅遊開創更寬廣多元且具國際視野的發展契機。

▲旅行業者媒合會,促進農遊場域與旅遊業者交流合作。 圖: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提供▲旅行業者媒合會,促進農遊場域與旅遊業者交流合作。 圖: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提供

媒合交流 助力場域拓展市場

典禮當日下午,也將舉辦「旅行業者媒合會」,現場除了有近90家農遊場域業者,同時邀集超過70家以上旅行社、旅遊通路及旅遊業夥伴參與進行 B to B 媒合,促進農遊場域與旅遊業者的交流合作。透過媒合活動,協助認證場域拓展國內外旅遊市場,同時讓旅遊業界認識農業旅遊的多元魅力,共同將台灣休閒農業打造成為觀光亮點讓特色農業旅遊成為串連土地、人文與教育的核心品牌,邁向更具國際競爭力的永續農遊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