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瑟珍看台灣】專訪嘉義市長黃敏惠-暢談城市觀光定位及國際觀光發展

嘉義市長 黃敏惠(左)與台灣旅遊交流協會理事長 賴瑟珍(右)合影。 記者-歐彥君/攝 ▲嘉義市長 黃敏惠(左)與台灣旅遊交流協會理事長 賴瑟珍(右)合影。 記者-歐彥君/攝

【旅奇傳媒/記者-張偉浩】台灣旅遊交流協會理事長賴瑟珍表示:我與黃敏惠市長的情誼建立於2010年觀光局在嘉義主辦的台灣燈會,那是一種患難見真情的相惜。嘉義市幅員和其他城市相比雖顯得小,但我們雙方通力合作,辦了一場點亮整個嘉義市令人驚豔的燈會。很可惜在開燈典禮主燈展演時發生煙火意外,導致多位民眾受傷。雖然主燈活動由觀光局負責,但黃市長選擇不切割、不抱怨,共同承擔全力協助到事件圓滿落幕,包容慈悲的胸懷,令人感念至今。

人稱勇媽的黃市長有著一股政治人物罕見的真誠特質,三度擔任市長,看到她全方位打造嘉義市的用心,她不做表面功夫,總在人家看不到的細微處深耕,她重視教育、藝術、文化,充分感受民眾的需要,「小而美、美而富」的施政目標,讓小小的嘉義市擁有34座公園,去年嘉市家庭支配所得逾百萬,超過台南市與高雄市,勇奪幸福城市第一名。

在黃市長努力下,嘉義市真的不一樣了。觀光客最愛去的文化路夜市像蜘蛛網般的電桿纜線不見了,道路拓寬了。文化新絲路串聯美術館、檜意森活村、北門驛站重要場館與景點。定期舉辦的嘉義藝術節、國際管樂節、音樂祭,為這條軸線帶來音樂律動的生命力。下次去嘉義,別忘了住下來,搭乘全台最美的電動公車、租輛YouBike,來一場嘉義文化新絲路的漫遊吧!

在地化、故事化、數位化 朝向「三化」進展 將美學導入
以旅遊目的地及產品輔以地方創生、文化加值多方向進行

嘉義市是臺灣第一座建城的城市,300多年來已累積豐富多元的城市風貌與文化內涵,素有「畫都」、「木都」、「管樂之都」、「白酒的故鄉」等美名,既是「世界級阿里山森林鐵路的入口門戶」,也是「雲嘉南地區的觀光休閒消費中心」。要如何讓這些元素昇華為旅遊的能量,嘉義市市長黃敏惠針對嘉義市的觀 光發展定位、市府如何協助在地業者數位轉型與產業升級,以及邊境解封後嘉義市如何吸引國外觀光旅客,在改善軟硬體設備等作為,進行全面的革新計劃。

▲檜意森活村。 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檜意森活村。 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觀光發展已從過去單兵作戰轉變為聯手出擊的時代,嘉義市位居雲嘉南的關鍵位置,是國際知名景點阿里山風景區的入口門戶,盤點自身的優劣勢,也充分瞭解周邊縣市的資源,相信唯有利用區域觀光聯盟的整合平台才能發揮綜效。

新冠肺炎疫情對觀光產業皆產生相當嚴峻的考驗,整體觀光思維不論公部門或私部門都應有所改變,除了提升「在地化」旅遊的細緻度外,更應強調「故事化」的體驗元素,後疫情時代也改變消費者的使用方式,更應做「數位化」轉型,營造友善與便利環境;並以美學導入,將旅遊目的地及產品輔以地方創生、文化加值等方向進行。

▲森鐵北門車站。 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森鐵北門車站。 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文化新絲路」串聯重要場館與景點 創造新美學、新經濟的文化軸帶

猶記電影《KANO》故事背景的嘉義,掀起了全臺一波回「嘉」旅遊潮,而這份感動不只是一陣熱潮,更奠定嘉義市文化底蘊與文創的力量。黃敏惠指出,嘉義市產業結構以服務業為主,尤其觀光旅遊產業更可以說是促進經濟發展的火車頭,為此嘉義市也在既有的歷史文化脈絡上,重新盤點在地特色亮點,規劃出「文化新絲路」串聯重要場館與景點,將嘉義市最富文化深度的藝文軸帶、最具觀光潛力的園區空間、最具城市代表性特色的木都創生產業,都包融在一起,創造新美學、新經濟的文化軸帶,為城市串起文化、美學、生活、產業的共同效益。

國際市場布局「三化」 讓嘉義在世界嶄露頭角

隨著臺灣防疫逐漸展現成效,國際也開始加大疫苗施打率,嘉義市在未來國際市場的布局上也朝向「三化」進展。黃敏惠指出「三化」包括1.提升「在地化」細緻度及品質;2.加入「故事化」體驗元素;3.「數位化」智能轉型,營造友善與便利環境;並以美學導入,將旅遊目的地及產品輔以地方創生、文化加值等方向進行。

▲嘉義市長黃敏惠。 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長黃敏惠。 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完成大眾運輸最後一哩路 城市景觀改善 以行人安全為本

近年愈來愈多國外觀光客以自由行為主,大眾運輸工具成為首選。黃敏惠表示,嘉義市最新建置的3大公共運輸網:市區電動公車、環市自行車道、公共自行車YouBike 2.0等,對城市的友善與觀光都有很大的助益。其中,電動公車也是全國首創加裝紫外線殺菌機和負離子空氣清新機等防疫設備,更在公車內部加裝USB充電座,方便乘客充電。而嘉義市是目前雲嘉南縣市唯一有YouBike 2.0進駐的城市,已建置96站有750輛在使用。另新完工的自行車道,透過鋪面翻新及明確路線指標,大幅提升騎乘舒適度。

▲嘉油鐵馬道。 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油鐵馬道。 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旅客可以騎乘YouBike前往嘉義市立美術館。 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旅客可以騎乘YouBike前往嘉義市立美術館。 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電動公車。 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電動公車。 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此外,嘉義市政府與經濟部自來水公司、臺電公司利用新冠疫情三級警戒期間,聯手推動「文化路自來水管老舊管線汰換」及「文化路架空線路下地計畫」工程。讓原本文化路夜市商圈抬頭看到像蜘蛛網一般的電桿纜線經下地後,抬頭都可看到最美麗的天際線。同時也都在推動各項行人步道擴寬及改善工程,就是希望帶給來訪國際旅客友善的景觀環境。

(一)「數位化」—數位轉型是必經的路

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世界,可以清楚看出「數位轉型」對於企業組織的重要性。而數位轉型不是一個選擇,而是一條非常迫切且必經的挑戰與道路。為此,嘉義市今年與旅遊平台KKday簽訂MOU(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嘉義市觀光數位轉型,協助嘉義市在地旅遊相關業者發展數位旅遊,包括針對不同觀光客群規劃主題遊程、伴手禮線上行銷、藝文展覽活動線上體驗等服務。也攜手15家業者以嘉義城市形象館為號召參加「馬來西亞數位3D線上博覽會」,締造超過120場次媒合佳績。

(二)「故事化」—提供區隔化之不同的體驗產品,並朝向文化加值、雙軌進行

後疫情觀光旅遊是朝向體驗價值與獨特性的精緻深度旅遊。嘉義市希望透過「文化新絲路」,串聯軟硬體開展新局,為嘉義市串起文化、美學、生活、產業的共同效益。因此嘉義市規劃辦理國際藝術紀錄影展、世界博物館日、嘉義藝術節、全國古蹟日、摇滾音樂祭及嘉義市國際管樂節,透過活動展現本市人文藝術及管樂特色,活絡此條軸線生命力。也成功舉辦「2021臺灣設計展」,將向全臺灣展現嘉義市「全齡共享.世代宜居」的城市形象與品牌價值。

(三)「在地化」—疫情穩定再與業者攜手合作推動文化觀光,讓世界看見嘉義

嘉義市偕同本市旅館及旅遊相關業者一同前往東京進行文化交流,當時日方對花磚文化表達強烈興趣。例如:日本大阪知名SPA業者「SPAWORLD」邀請臺灣職人匠師團隊,打造一處花磚空間、NHK電視台播出臺灣花磚博物館專題、在2020年世界衛生大會,外交部以臺灣花磚圖案作為主要意象,打造Taiwan can help的英文字樣,爭取參與世衛組織的所有會議,以及南韓頂級保養品雪花秀推出臺灣花磚公益限定版保養品,都是在疫情解封前,推出更多交流活動,讓世界看見嘉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