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美哉三晉~山西非遺臺灣行」 到佛光山欣賞美麗中華非遺韻味

即日起可以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觀賞山西非遺特展。 圖: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來源 ▲即日起可以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觀賞山西非遺特展。 圖: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來源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著名河流黃河,環繞山西西部和南部,以965公里的波濤澎湃,激蕩出黃土高原壯麗的景觀、精彩的文化,這裡更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長達三千年,不僅地上文物為大陸之最,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極為豐富;其豐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而且多元,經過前人的智慧累積,傳承、保護、發展至今,形成了獨有的地方韻味。

在民間傳統工藝方面,種類豐富、數量眾多,分佈廣泛。平遙推光漆器、平陽木版畫、絳州澄泥硯、上黨堆錦、黎侯虎等民間傳統工藝,深受各地藏家與民眾的歡迎。而山西南北狹長的地形和山地盆地錯落的地貌,形成山西飲食文化的差異性、多樣性與三晉飲食的獨特飲食文化,僅以麵食而言,歷史就有兩千多年,品種達 280 餘種,被譽為中國大陸的「麵食之鄉」。

為介紹、展現大陸各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多元與獨特魅力,兩岸合作單位精心策劃了「守望精神家園~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月暨美麗中華行系列」展演,系列活動即日起起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登場,並於11月8日隆重開幕。以「美哉三晉」為主題,透過展覽的方式,將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多元與獨特魅力呈現給大家。

▲山西非遺-黎侯虎。 圖: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來源
▲山西非遺-黎侯虎。 圖: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來源

▲可以欣賞精選百餘幅的非遺經典圖像紀錄。 圖: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來源
▲可以欣賞精選百餘幅的非遺經典圖像紀錄。 圖: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來源

展覽以三晉文化為主軸,呈現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技藝、體育競技、傳統醫藥文化、民俗等不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特別精選百餘幅的非遺經典圖像紀錄,輔以代表性工藝作品、多媒體視聽藝術等,呈現山西地區的民俗、民藝、民風,以及當地民眾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所創造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展覽不僅展現出山西黃土高原與黃河母親河激盪出的壯麗景觀,更讓觀眾感受三晉非遺文化的迷人風采。

▲唐‧山西佛光寺東大殿明間剖面梁架模型。 圖: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來源
▲唐‧山西佛光寺東大殿明間剖面梁架模型。 圖: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來源

特別要介紹的是,本次來臺的展品中有許多項目為大陸「國家級非遺項目」,包含:長子響銅樂器、孝義木偶、銅器、剔犀、剪紙、刺繡、布藝等,臺灣罕見;另特別展示大陸最重要的少數現存唐代建築之一──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的模型,以及專為臺灣觀眾全新製作、集結三晉傳統戲劇、民間音樂、曲藝等經典演出影片;除此之外,主辦單位計畫推出體驗工作坊,期待透過兩岸專家教學與交流,以及動手體驗的方式,讓更多人體會山西非遺文化的精彩,值得大家前來一探究竟、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山西文旅之行。

▲啟動儀式;照片左起:社團法人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陳春霖秘書長、高雄山西同鄉會林壽山理事長、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臺北辦事處任佳燕主任、文化臺灣基金會洪孟啟榮譽董事長、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中華兩岸旅行協會許晉睿理事長。 圖: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來源
▲啟動儀式;照片左起:社團法人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陳春霖秘書長、高雄山西同鄉會林壽山理事長、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臺北辦事處任佳燕主任、文化臺灣基金會洪孟啟榮譽董事長、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中華兩岸旅行協會許晉睿理事長。 圖: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來源

◎參觀資訊
日期:2021.11.06(六)-2021.11.21(日)
地點: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本館第四展廳)
電話:07-656-3033轉4002、4003

◎活動網址:https://cichm.hanwei-hanya.com